课程内容
课程表
0/34
《正面管教》丨实操课

大家好!这里是旺崽宝库,我是旺崽雪姨。

📘26丨了解儿童“错误目标”丨解锁孩子行为密码的实用指南!本期的思维导图放置在文稿的底部,建议下载保存,随时可以翻看。
如有问题也可登陆家长问答区发帖讨论。

今天我们来聊聊孩子行为背后那些看不见的“小秘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错误目标”。

📺️ 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像故意惹你生气、对着干、或者干脆就放弃,背后可能都藏着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小算盘”。

了解这些“错误目标”,能帮助我们更懂孩子,更好地引导他们。

我们先看个场景:

🎬️ 明明让豆豆收拾玩具,他却故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还冲你做了个鬼脸 。

⁉️你是不是觉得他就是故意捣乱,不听话?

但我想告诉各位家长,孩子行为的背后往往有他们想要达成的目标。

当然,因为孩子年龄小,很多时候自己也意识不到。

这些目标在大人看来可能是错的,或者用错了方法,所以我们称之为“错误目标”。

简单来说,“错误目标”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或者感受,而采取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想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或者感受。

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错误目标”:

📍 1、寻求过度关注:

就像刚才的豆豆,不好好收拾玩具,反而故意扔,他可能就是想要你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哪怕是批评他、生气也好。

他们的潜台词可能是:“只有当我被关注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重要。

📍 2、寻求权力: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对着大人干,你说往东,他偏往西;你说一遍,他顶十句。

这可能是孩子在寻求权力感,想要证明自己能控制一些事情。

他们的潜台词可能是:“只有当我说了算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有力量。

📍 3、寻求报复: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然后找机会“报复”回来,比如故意弄坏弟弟喜欢的玩具,或者告状。

他们的潜台词可能是:“我受了委屈,我也要让别人不好受。”

📍 4、假装无能(退缩):

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他们的潜台词可能是:“我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所以干脆放弃,这样就不会更丢脸了。

识别“错误目标”需要我们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我们自己的反应:

🔆 1、观察孩子的行为:

孩子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情绪是什么样的? 行为是持续的还是偶尔出现?

🔆2、观察你自己的反应:

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你通常的感受是什么? 是生气、无奈、担心还是内疚?

不同的“错误目标”往往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感受:

⏰比如:

①、当你感到生气、被挑战的时候,孩子可能是在寻求权力

②、当你感到烦恼、被打扰的时候,孩子可能是在寻求过度关注

③、当你感到受伤、想要报复回去的时候,孩子可能是在寻求报复

④、当你感到担心、想要替孩子做的时候,孩子可能是在退缩

在这里我们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原则:

✏️ 第一步:识别并理解孩子的“错误目标”。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我们自己的感受。

✏️ 第二步:不强化“错误目标”。

①、如果孩子是为了寻求关注而捣乱,我们不要立刻大声呵斥,可以先忽略他的行为,等他平静下来再给予关注。

②、如果孩子是为了寻求权力而对着干,我们不要立刻针锋相对,可以冷静下来,用尊重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 第三步:帮助孩子认识到他们的“错误目标”,并引导他们找到更积极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①、对于寻求关注的孩子,我们可以在平时多给予他们高质量的陪伴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重视,不需要用不恰当的行为来吸引注意力。

②、对于寻求权力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权和控制感。

③、对于寻求报复的孩子,我们需要先处理他们受伤的情绪,帮助他们表达感受,并引导他们用更合适的方式解决冲突。

④、对于退缩的孩子,要关注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让他们体验成功,重拾自信。

📍 1、观察练习: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当你发现孩子出现一些让你困惑或者生气的行为时,试着停下来想一想,孩子可能想要通过这个行为达成什么目标? 你自己是什么感受?

📍 2、改变你的回应:

选择一个你经常遇到的孩子“错误目标”行为,尝试改变你平时的回应方式。 比如,如果孩子是为了寻求关注而打断你和别人的谈话,你可以先温和地提醒他,等你说完再听他说。

📍 3、和孩子一起探索:

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孩子聊聊他们的一些行为和感受,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起想办法找到更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 误区一:把所有“坏”行为都归为“错误目标”。

有些孩子的行为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累了、饿了或者不舒服。 我们要先排除这些生理原因。

⛔️ 误区二: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目标”。

改变孩子的行为和想法需要时间和耐心。 不要期望一下子就能看到效果。

⚠️ 挑战一:难以准确判断孩子的“错误目标”。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可能同时包含多个“错误目标”。 这需要我们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 挑战二:不知道用什么积极的方式来替代。

即使我们识别了孩子的“错误目标”,也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他们找到更合适的行为。

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尝试。

最后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的“错误目标”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现象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做个细心的观察者和耐心的引导者,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不强化他们的“错误目标”,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引导他们找到更积极、更有效的方式来与世界互动,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相信通过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6丨了解儿童“错误目标”丨解锁孩子行为密码的实用指南!感谢你对旺崽宝库 a4ss.com的支持!

让我们一起成为科学、理智、快乐的家长,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