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课程表
0/34
《正面管教》丨实操课

各位正在用心育儿的爸爸妈妈们,大家好!这里是旺崽宝库,我是旺崽雪姨。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自家的小宝贝,一不顺心就爱动手打人,或者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直接抢,这可怎么办呢?

先别着急上火,觉得孩子“不乖”、“太霸道”,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小秘密”。

📺️ 有没有这样的情景?

1、文文小朋友在小区玩滑梯,轮到他了,可前面一个小哥哥还赖着不走,文文急了,上去就推了小哥哥一下。

2、还有,豆豆小朋友在玩具区看上了一辆小汽车,明明旁边还有一样的,他却一把抢过旁边小朋友手里的。看到这样的画面,您是不是觉得既生气又无奈?

其实,对于我们的小小人儿来说,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感受,就像一个“情绪大爆发”的游乐园。

但是,他们还不太明白这些情绪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尤其是遇到挫折和生气的时候,小小的他们可能会用我们大人看起来不太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扔玩具、跺脚、甚至打人和抢东西。

在《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提到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一些“小目标”,也叫做“错误的目标”

📍 1、寻求过度关注

有些孩子可能觉得,只有当他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举动(哪怕是打人或者抢玩具这种负面行为),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小朋友才会把目光放在他身上,才会理他。

这时候,家长的反应,比如不停地说教、哄劝,甚至去抢回来,虽然暂时制止了行为,但孩子可能只是暂时停止,之后还会用同样或者其他方式来寻求关注。

📍 2、寻求权力:

还有些孩子,可能正处在一个想要“自己说了算”的阶段。

他们会通过反抗大人的指令,或者和小朋友争抢来感受自己的力量。

当你强硬地让他们“不许抢!”“必须道歉!”,他们可能会更加反抗,甚至变本加厉。

因为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可能会觉得“只有我说了算,我才是厉害的!”。

📍 3、缺乏社交技巧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孩子缺乏社交技巧,不知道玩具可以轮流玩,或者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可能会用直接的方式去“抢”。

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这些“小秘密”,

✏️ 第一步:当孩子出现打人或者抢玩具的行为时,先冷静一下,观察孩子的状态和当时的情境。

文文推人是因为着急玩滑梯吗?豆豆抢玩具是因为那辆车对他来说特别重要,还是仅仅想体验“我说了算”的感觉?

✏️ 第二步: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文文是不是等不及了?我们可以温和地对他说:

“文文也想玩滑梯了,是吗?我们和前面的小哥哥说一声,问他还要玩多久,好不好?”

豆豆抢了玩具,我们可以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

“豆豆很喜欢这辆小汽车,是不是?但是,直接从别的小朋友手里抢是不礼貌的行为。我们可以问问他能不能玩一会儿,或者看看旁边那辆一样的,好吗?”

✏️ 第三步:用积极的方式回应孩子。

💌 1、给予关注,但不要因为不良行为给予过度关注。

如果孩子是因为寻求关注而打人抢玩具,我们可以在平时多花一些高质量的时间陪伴孩子,多肯定他的其他积极行为。当他没有打人抢玩具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 2、提供选择和参与感,满足孩子对权力的需求。

对于想要“自己说了算”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他一些选择的机会,比如“今天我们穿这件衣服还是那件衣服?”“你想先吃苹果还是先吃饼干?” 也可以邀请他一起参与到一些规则的制定中,比如“我们一起约定,玩具玩完了要放回原位,好不好?”

💌 3、教导孩子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

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教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以及当自己生气、着急的时候,可以怎么表达和处理,比如深呼吸、说出来等。

对于玩具,可以教孩子“轮流玩”、“先到先得”、“玩之前先商量”等规则。

💌 第四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和约定,并坚持执行。

比如在家里或者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可以约定“不可以打人”、“想要别人的玩具要先说‘请’”、“大家轮流玩”等等。当孩子遵守规则的时候,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 在应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家长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和挑战:

❌ 误区一:认为“孩子还小,大了自然就好了”。

虽然孩子的行为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但是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意识,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 挑战一:看到孩子打人抢玩具就忍不住发脾气、指责甚至打骂孩子。

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感到挫败和反抗,甚至认为打骂也是一种获得关注的方式。我们要努力保持冷静,把重点放在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教导正确的行为上。

⛔️ 挑战二:有时候很难坚持一致。

今天跟孩子讲道理,明天看到孩子又犯了就忍不住吼叫。不一致的反应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哪个才是正确的。所以,爸爸妈妈们尽量保持一致的教养方式非常重要.

📆建议:给孩子一些时间和耐心。

改变孩子的行为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练习的机会。同时,也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会更好的方式。当遇到挑战的时候,可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讲的这些“小秘密”,看看孩子可能是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再尝试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

最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各位爸爸妈妈们更好地理解自家的小宝贝,用更积极的方式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记住,理解是第一步,耐心是关键,积极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学会用更好的方式与人相处。

📕13丨宝贝爱“动手”?丨破解幼儿攻击行为的密码感谢你对旺崽宝库的支持!

让我们一起成为科学、理智、快乐的家长,我们下期见!

📥️ 本期的思维导图(建议下载保存,随时可以翻看)